您的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正文
内江师范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   点击数:   日期:2025年10月16日 12:51  

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四川省内江市。学校具有百年师范教育的历史,现有19个二级学院,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4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53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学校办学条件优、综合实力强、学科专业特色鲜明,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于一体。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9个,拥有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专家20人,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1项,两次跻身“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300强,在高教学会发布的“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94名。

学校的招生单位代码为10640。学校网址是https://www.njtc.edu.cn。

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报考我校研究生!

一、招生计划

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我校在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为拟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为准。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招生复试过程中,可根据考生报考、初试情况等对各专业之间的计划数作适当调整。我校2026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以及学校研究生处网站(https://yjs.njtc.edu.cn)公布。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见我校发布的《内江师范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部分专业对跨专业报考考生的要求详见《内江师范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六)报考我校教育硕士中的045101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的人员必须满足(一)(二)(三)各项要求,且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3.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其中,培养方式选择“定向”的考生,报考前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并于复试合格后规定时间内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定向培养协议书。

(七)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限士兵)进行复核。复核不通过的,不能按照“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参加复试。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以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相关工作安排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每日9:00—22:00。

2.报名方式: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3.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2)考生在网上报名阶段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学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我校规定的时间内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在复试前将认证报告交至我校招生学院核验。

(5)符合相关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6)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造成不能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8)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定期查阅“研招网”、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官方网站,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9)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二)网上确认

1.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2.网上确认时间以报名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布的为准。

3.考生网上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5.考生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四、资格审查

1.学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含初试和复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含初试和复试)。

2.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须按学校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得准予考试。

3.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工作经验证明(限045101教育管理专业)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4.不论何时,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学校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复试、录取资格或学籍、学位等。

五、考试

(一)初试

1.时间: 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其中,12月20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12月20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月21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12月21日14:00开始,业务课(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2.地点: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告指定的考场应试。

3.准考证打印:考生应当在考前10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4.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5.初试方式均为笔试。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详见《准考证》及考点公告。

6.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学校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补考原因及补考时间、地点等,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一般在考试结束后半个月内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7.考生应诚信参加考试,自觉遵守考试管理各项规定。

(二)复试

复试时间和要求,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另行通知。

六、调剂

调剂工作的具体程序及条件要求,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另行通知,请考生届时登录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查询。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志愿。

七、录取

1.学校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2.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3.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予录取。

4.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5.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所在学院请假,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两周未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6.录取工作的具体安排,由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另行公布。

八、学制、学习方式及学费标准

学科(类别)

学位类型

学制

学习形式

学费标准

教育

专业硕士

3年

全日制

8000元/年

农业

专业硕士

3年

全日制

8000元/年

注:学校按上级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如上级政策有调整,则按上级政策执行。

九、奖助政策

1.国家奖助政策

奖助类别

奖助金额

资助范围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000元/生·年

依据当年相关文件评定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6000-10000元/生·年

依据当年相关文件评定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6000元/生·年

依据当年相关文件评定

2.学校资助政策


凡报考内江师范学院2026级硕士研究生,录取报到入学后,还可享受内江师范学院以下资助政策。

奖助类别

奖助金额

资助范围

第一志愿报考

5000元/生

覆盖率100%

校级学业奖学金

8000-12000元/生·年

覆盖率100%

校级新生助学金

一等助学金

12000元/生

覆盖率100%

二等助学金

9000元/生

三等助学金

6000元/生

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社科:3000元/项

自科:4000元/项

覆盖率100%

“三助”岗位津贴

不低于500元/·月,按10个月发放。

覆盖率100%

生活补助

1000元/生·月,按10个月发放。

覆盖率100%

住宿费

全免

覆盖率 100%

升学奖学金

5000元/生

考取博士研究生的应届硕士研究生

注:以上奖项如有不符合上级规定的,以上级规定为准。定向就业的,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贫困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十、招生工作纪律监督

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委、社会和考生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权益和学校声誉。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可向学校纪委办公室举报或反映。

联系电话:0832-2341639

地址:内江师范学院行知楼B区320室

十一、其它

1.根据教育部规定,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现役军人报考的考生,按照军队相关部门制订的规定执行。

3.若有与上级部门新下达的文件不符的,按上级部门的文件执行。

4.我校各专业所列参考书目仅供参考。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5.本章程由内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十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孟老师

联系电话:0832-2342628 13980215559

网址:https://yjs.njtc.edu.cn

电子邮箱:njtcyz@163.com

通讯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邮编:641100。

附件:《内江师范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内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 邮编:641100
  • 联系电话:0832-2340497
  •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06381号-1